机器人猎杀人类!以色列发动首次人工智能战争,哈马斯还守着破烂
继巴以冲突终于落下帷幕后,不久哈马斯就举行胜利大阅兵仪式,积极地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各种武器装备。从阅兵仪式上向大众展示的各种样式的武器看,火箭弹占绝大多数,其中就包括55公里“冰雹”型、射程75公里M-75型以及射程在100公里的“黎明-5” 型等火箭弹。这些武器装备在前不久对抗以色列的袭击中,就已经大放异彩。除此之外,在对以色列进行自杀式无人机袭击时,在此阅兵仪式上就展现出来。这些无人机每一架都能够携带5公斤的炸药,并且在飞行时能够进行低空飞行,携带着5公斤的炸药针对敌方定点目标进行轰炸袭击。每一架无人机都能都携带5公斤的炸药,这么一个恐怖数字,如果这些无人机同时对同一目标进行轰炸,那该将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除了自己拥有这么强大的武器之外,来自土耳其、卡塔尔和叙利亚等国背后的撑腰,以及伊斯兰世界的间接支持下,哈马斯更是扯着这些虎皮对以色列大放厥词,一方面为了鼓舞士气赢得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是直接当众喊话以色列重新开战。然而就在此前持续11天的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方面死亡223人,接近有2000人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以色列这边因为拥有“铁穹”防御系统,仅仅只死亡了12人,真的是不拿民众的生命当回事。
相对于哈马斯展示的武器来看,以色列这边不仅拥有“铁穹”保护自家安全,在武器装备上更是坐拥大批的F-15、F16战机,单单这些就牢牢把控制制空权。除此之外,以色列还拥有具有隐身功能的F-35,因此想打哈马斯简直就是“爸爸打儿子”,简直不要太容易。这么一经对比,真不知道哈马斯是从何而来的底气敢于当众叫嚣,真是令人莫不着头脑。
哈马斯这边骄傲地举着胜利的大旗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武器,而以色列这边同样不甘示弱,除去那些就甩哈马斯几条街的装备,以色列就在近日首次向外界公开了在这11天中的加沙冲突当中,以色列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这次冲突同样也是全世界第一次人工智能战争。
据外媒报道,以色列军方一名高级军官表示:“人工智能(AI)首次成为打击敌人关键组成部分和力量倍增器。”在加沙冲突期间以色列想要精确打击目标,是采用炼金术士、福音和智慧深度等多个新程序同时运行,另外再经过卫星、侦察机、监控系统以及通讯时截获的大量情报统一进行自动深度分析。所有的资料以及影像都会被输入进人工智能的算法当中,经过最为精密的计算,最后确定打击目标,以及确定目标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时机等进行校准确定,都是需要经过大数据的分析和算法进而实现精准打击的。
基于这些以色列的人工智能每天都会实时确定以色列军队所要打击的目标,同时计算哈马斯发射火箭弹的规律,经过大数据的算法精确计算哈马斯的火箭弹将会打击的时间以及地点。然后在进行增加或者减少“铁穹”拦截系统,以此来实现最大化的保护。
除了以上这些,以色列的人工智能还能够将哈马斯的地下网络地图通过情报收集和大数据的计算,能够清楚且具体地将哈马斯的地下网络地图精准的绘制出来。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以色列还能够将居民区的下方数百公里的网络地图绘制出来,这样是之前以色列能够精准防御以及进行打击的原因。
经过以上的武器装备的一一对比,实在是不知道哈马斯是全靠背后的支撑才那么狂妄自大的,还是不清楚以色列真正的实力,敢于当众叫嚣以色列要求重新开战,当真不知“死”字怎么写,相比于以色列也真的是名副其实“中东小霸王”之称。
俄军无人机战法突变
俄军无人机战法突变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战况仍然呈现胶着状态。不过,随着西方国家对乌军援的力度出现减弱之势,似乎各类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都更为充裕的俄罗斯,正在一点点地扩大着自己的优势。
尤其是当俄军越来越多地使用起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这种武器,乃至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打法后,这种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未来战争方向的武器和战法,正给乌军带去愈发沉重的压力,且这种压力最终可能让乌方离胜利越来越远。
从俄国防部发布的一段视频来看,俄罗斯自研的“柳叶刀”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对乌军防空体系进行了一次十分有效的打击。
远程防空系统需要部署在相对固定的阵地上,而为了保护防空阵地,就需要为其配套中程防空系统和近程野战防空系统。通常来说,一个远程防空系统阵地外围,要部署至少一套中程防空系统和数门高射炮或近程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而俄军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的作战模式,也层层敲掉了乌军的远程防空阵地。
俄军首先以“柳叶刀”击毁了一辆北约对乌援助的德制“猎豹”自行高炮,还打掉了一座警戒雷达。随后,另一架“柳叶刀”的目标转向了附近的一辆乌军“山毛榉”中程防空导弹发射车,并成功将其摧毁。
打掉外层和中层目标后,最后两架“柳叶刀”冲向了价值最高的乌军远程防空中坚,即S-300防空导弹阵地。几轮规模不大的攻势,便报销了近一个防空营的各类装备,俄军的做法绝对堪称是教科书级别,是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对高价值目标的“蜂群”式打击标准案例。
事实上,与俄军最初大量使用的伊朗“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不同,“柳叶刀”由于是俄方自行研制,故各类性能特点自然也更符合俄军的使用需求和习惯。
仅从已经公开的各类视频战果来看,葬身于“柳叶刀”手中的乌军重装备包括67门美制M-777榴弹炮、10门波兰“蟹”式自行榴弹炮和数门法国“凯撒”卡车炮等。
随着乌军的重火力身管类火炮损失惨重,俄军又将“柳叶刀”投入到了打击乌军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的任务中,充分体现出了这款武器的低成本、高效费比、高灵活性和远程打击的优势。
不难发现,受无人机工业和电子工业水平不高的影响,俄罗斯至今仍缺乏高端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即便是俄军现役最好的“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也仍明显落后于中国的“彩虹”、“翼龙”系列,以及美国的MQ-9“死神”。不过,大量的侦察无人机和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的出现,依然让俄军在战场上打出了不少高科技的味道。
俄军在前一阶段的打击手段,以有人驾驶战机的空袭和炮兵部队不计成本的大范围火力覆盖为主,那如今则有了极大的变化。
从角度来说,传统的以反炮兵雷达或探测装置解算敌炮兵阵地和导弹阵地的做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过时了,过时之处就在于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实时打击。若想做到实时监控和实时打击,察打一体无人机自然是绝佳的选择,即“发现就打”。
但既然俄方缺少此类装备,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侦察无人机和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编组作战。这种组合的效率虽然略低,但已被证明足以应对被北约所武装起来的乌克兰军队,且同样也对传统的战争模式带来了某种颠覆。
俄乌冲突固然有着信息化程度不够高和部分武器装备仍显原始的一面,但其仍可谓是叩响了未来战争的大门。出现在这场战事中的各类新锐武器、新锐战法和战略思维,依旧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借鉴。
乌军轰炸俄炼油厂,用的新型无人机,美媒称“从阿里巴巴网购的”
据《驱动》网站“战争地带”专栏近日报道,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22日早上,一架双尾撑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了俄边境罗斯托夫新沙赫钦斯克地区的一家炼油厂。很多人猜测,这是由乌克兰武装部队发动一场袭击事件,并称是“神风特攻队”无人机进行袭击的。目前这架神秘无人机的身份尚未确定,但据初步分析称,它可能是一种经过改装的商用无人机,很有可能是在中国知名网站阿里巴巴上买的。
(乌克兰使用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
俄罗斯炼油厂被两架无人机炸毁
这个视频今早首次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并迅速传播开来。这段视频清晰地显示,一架双尾撑螺旋桨驱动的无人机先是直直向炼油厂方向飞去,随后俯冲下去撞上了炼油厂,很快就引发了大火。随后的视频显示,无人机击中炼油厂的地方升起了黑烟,消防队员迅速将火扑灭。
识别视频中出现的无人机型号比较困难,因为拍摄者拍摄视频时摄像机离无人机的距离并不近,因此无人机的大小很难测定。然而,双悬臂布局和尾翼两端的后掠垂直翼是其关键特征。
(自杀式无人机可能是从阿里巴巴买的)
无人机“身世”成谜,可能是从中国网购的

虽然乌克兰部署的土耳其制Bayraktar TB2无人机也是一款双尾撑无人机,但新沙赫金斯克事件(Novoshakhtinsk)中的无人机看起来更小,机身和机翼前缘之间缺乏曲线布局,此外也不具备椭圆形流线型机身。因此,有猜测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乌方改进版的PD-1或PD-2无人机。然而,TB2和PD系列无人机都具有独特的倒V形尾翼和双尾撑结构。而视频中的无人机配备了明显的后掠垂直稳定器。
根据其总体外观,有人声称该无人机甚至可能是乌克兰捕获的俄罗斯制“前哨”(Forpost)无人机,并将其进行了改装,以便袭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虽然“前哨”无人机过去确实在乌克兰领土上被击落,但也不同于视频中的无人机,因为其具有“前哨”无人机没有的后掠尾翼。
然而,也有迹象表明,视频中看到的无人机可能是某种商用产品,可能是中国阿里巴巴网购平台上的“天眼-5000”型无人机,然后由乌克兰技术人员重新组装起来执行“神风特攻队”任务。特别是,“天眼-5000”无人机的尾翼形状似乎与视频中的无人机很相似。这些无人机在该网站上的售价在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为3万至6万元。
文章认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毕竟,乌克兰的工业基础证明其已经拥有大量小型无人机的开发经验,相关计划将完全触手可及。这也比获得和使用生产中的精确制导武器成本更低且更容易实现。
(乌克兰TB2无人机)
无人机攻击或许对俄罗斯造成更大威胁
无论使用哪种类型的无人机,只要这确实是乌克兰的“神风特攻队”无人机打击,它都标志着乌克兰在俄罗斯境内瞄准目标的重要能力。目标不仅位于俄罗斯的边界一侧,而且位于乌克兰一侧的顿巴斯地区,包括俄罗斯控制的大片缓冲区,该缓冲区至少延伸至顿涅茨克。如果这些自杀式攻击无人机是从乌克兰控制的领土上发射的,那么它们至少必须飞行100英里才能达到目标。
如果这是乌克兰发动的袭击,那么俄罗斯在该地区的防空系统的有效性就值得商榷,同时也表明,俄罗斯军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在乌克兰关键地区(包括其边境地区)建立空中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本身的速度和飞行高度相对较低,但防御此类攻击绝非易事。现代防空系统通常无法应对这些类型的威胁,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已经发现这一点,并为此付出了代价。例如,伊朗及其代理人对沙特的石油设施发动了无人机攻击,有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而乌克兰采用的类似战术也可能威胁到俄罗斯境内更深处的目标。
同时一些照片也显示了在俄罗斯边境地区的TB2无人机残骸。然而,这些无人机有可能是在被击落或坠毁之前误入边境的,仅仅这些也不足以证明他们与此前的爆炸有任何关系。如同新沙钦斯克地区一样,昂贵的乌克兰TB2无人机也不太可能用于单向或“神风特攻队”任务。
目前,在俄罗斯领土上发生的这些事件,缺乏确凿的证据。如果乌克兰最终扩大此类无人机攻击,也可能给俄罗斯军方带来一个大问题,即需要重新部署防空资产以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这次袭击强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战争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获得防区外武器。